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游记 > 车友游记

跟着张老也出境 快乐老人房车万里行(十)

点击量:-- 2011-03-02 编辑:王海龙 来源:21世纪房车论坛

惠通桥是钢索吊桥,十几年前还在使用,红旗桥修好后便已废弃。现在遗存的只有悬空的钢索和吊在江上的一块块钢梁,没有桥面。大风刮来,悬空的钢梁轻轻摆动,发出吱扭吱扭的声音,像在述说当年的往事。他听老人说,当初修桥的时候,这些沉重的钢索、钢梁,每一根、每一块部是上百人从高山下一步一步抬上来的。如何架到怒江上,他没有说,但是可以想象到,那是更加艰巨的工程。

滇缅公路是连接缅甸、直达印度的重要通道。二战期间,国际援助的物资,都是通过这条公路运进中国的。所以,这条公路战略意义十分重要。李先生说,修筑滇缅公路的时候,蒋介石给当时云南王龙云下了一条死令,一年内修通滇缅公路,龙云又给怒江西侧的土司发了一封鸡毛信,信中说,一年内修好辖区内公路,否则杀头。那时修路没有机械,全靠人力。当时修公路的人,漫山遍野,人山人海,全靠肩挑人扛,硬是在一年内修通了公路。李先生还说,他以前开货车经过惠通桥,桥都会摇晃。客车经过惠通桥,乘客都要下车步行过桥,过桥后再上车。

我问李先生,日本人来了以后,过没过桥?他说,曾经有小股日军混过去了,发现后被聚歼。大股日军占领缅甸和怒江以西后,也想过江,但是自从发现小股日军过江后,惠通桥即被炸毁,阻止了日军东进。日军看江面不宽,水流不急,就想架桥过江,把汽车填进江里,填进一辆,不见一辆,填了二百多辆,也没见到一辆车露出水面。原来这怒江看着水流不急,实际上暗流急的很。怒江下面河道是深深的石槽,水深40米左右,冬季枯水季节,也有三十五、六米。怒江天险挡住了日军入侵的脚步,就在松山构筑坚固的堡垒,作为日后东侵的据点。远征军则在江东部军二三十万,严防死守,伺机收复江西国土。远征军和盟军,在江东高山上修建炮兵阵地,堡垒,封锁江东日军公路。

李先生说,听老人讲,我们的军队打松山,打的可惨了,死了好多人,差不多死一个日本人,我们要死四、五个。

2011-3-7 14:47:00

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

因为昨天到得晚,松山战役遗址看的不多,还想仔细看看,所以决定今天不走了,再在这里呆一天。早上到村公所洗漱过后,我和老伴儿到村里路边饭店,一人吃了一碗米线就又上山了。小杨已经在那里,他说,他今天要带另外一拨人,让我们跟他父亲走。这时,开上来一辆越野车,车上下来男男女女四五个人,老杨迎了上去,说好了价钱,带他们游览,我们就跟在他们后面一起走。这几个人是当地口音,老杨一边走一边讲,用的也是当地话,这可苦坏了我们,有很多话我们听不懂。好在这几个人普通话说得好,听不懂的地方,我就问他们,他们就给我当翻译。边走边聊,我们逐渐熟络起来。原来,这几位是亲兄弟姊妹,他们的父亲当年亲自参加过松山战役,老人家已经过世,他们这次是特意来到这里,寻找当年战争的痕迹,追忆老人的。我对他们说,向你们的父亲致敬!接着我问,能告诉我你们的父亲的名字吗?他们说,可以。他们的父亲叫李明卿,黄埔14期的,松山战役时是工兵连连长,参加了挖坑道、炸地堡。为了阻断日军入侵,他父亲奉命炸断了惠通桥。他父亲还参加过台儿庄战役、昆仑山战役。松山战役后,他们的父亲被提升为上校团长,后来因为不愿意打内战,起义加入解放军。为表彰他父亲的抗日功绩,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,他父亲还被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授予抗日将士功勋纪念章,云南省获得此殊荣的只有十位,他们的父亲是其中之一。

路上,老杨也像小杨一样,不经意间就捡到两块弹片,一块给了我,另一块给了那几位松山战役老战士的后代。要知道,弹片形状和满地剥落的松树皮相似,颜色和泥土相近,很难看出来。也许天天看,他们的目光已经对弹壳、弹片这样的战场遗物非常敏感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
跟着老杨走了一大圈,昨天没走到的地方,今天都走到了。另外还从老杨口中听到了小杨没讲的故事。战役结束后,因为战事紧急,战场上的尸体没有掩埋,后来腐烂变臭,发生瘟疫,附近很多老百姓都得病死去了。后来,陆续有当地农民,上山收拾白骨,捡回去烧成灰,当做肥料种地用了。老杨说,他今年51岁,他十五六岁的时候,经常上山玩,那时偶尔还能发现人骨头。

老杨还说,八十年代,有一个松山战役活下来的日本老兵来过松山。这个日本兵是战役结束前受命去龙陵传信的。他装扮成当地逃难的老百姓,把日本国旗缠在腰上,一路蒙混过关,先到了龙陵,后来去了缅甸,战争结束后回到日本。和他同行到松山的还有一个当年驻守在龙陵的日军中队长,因为脸上有疤痕,外号疤脸中队长。他们到龙陵后,找了几个老人见面,其中一个老婆婆,当年是卖豆粉的,疤脸中队长问老婆婆,还认不认识他,老婆婆早就认出他了,说,你不就是那个什么中队长吗?给他留了一点面子,没有叫他疤脸中队长。

跟着老杨走了一圈以后,我又第三次上山。这次上山我是自己去的,我想自己找找,看看能不能找到弹片。我哈下腰,俯下身,一寸一寸地扫视着地面,用手拨开落在地上的树皮树叶,寻找遗存的弹片。找了很长时间,一无所获。突然我看到一个小土堆上露出一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,上面好像有铁锈,也许是弹片,用手一拨,果然是一块弹片。我立刻增加了信心,继续找。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,我又发现一块弹片。 这些弹片是我在松山得到的最好纪念品,我要好好珍藏。

上午我和老杨说好,下午给他们村老乡免费照相,让他通知一下,有愿意照的,提前做个准备,换件衣服什么的。

四点多钟,光线正好适于拍照,我就先给老杨照。老杨说,我要戴上钢盔,拿上刺刀,装扮成鬼子照一张,我说行,你想怎么照就怎么照。看来老杨有准备,从随身的大口袋里掏出一件黄色的大衣,颜色像日本军服,戴上钢盔,手持刺刀,让我照。我不知道老杨为什么要照这样一张照片,也许是为了显示他的“战利品”,也许是为了留作纪念,一旦钢盔、刺刀出手,可以看看照片回忆回忆。

照相的大多是孩子,有哭有笑,吵吵嚷嚷的好不热闹。正照着呢,从山下上来一个老奶奶,头戴一顶黑灯芯绒帽子,上身穿一件干干净净的蓝布大襟上衣,下身穿一条黑布絻腿裤子,打着绑腿,一身六十年前的打扮。她的肩上斜挎着一个竹筐,里边放了一些待售的兰花。老奶奶满脸皱纹,看样子年纪不小了。旁边人向我介绍说,她今年九十三岁了,经历过松山战役。我急忙让老人家站好,连着给她拍了几张照片。拍完照片,老人家和其他人一样,坐到草地上,竟然拿起一根针,一根线,自己把线纫进针鼻儿里,然后一针一针做起针线活来。我上前问她,这里打仗的时候你在吗?她并不抬头,说,在,在。我问,你那时候多大?她说,二十岁。我说,听说死了好多人?她说,死了好几万人呢,人压人,成堆啊,各穿各的衣服。国军穿的朴素啊,国军没有钱。

亲历过那场战争的人多数已经故去,像这位老奶奶这样还在世的人已经不多。以后的人,恐怕再难以像我这样亲耳聆听当年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,亲口讲述战争中发生的那些事。

历史正在被时间掩埋,如果再漠然置之,就会被永远遗忘。如果真的这样,那些视死如归、壮烈殉国的勇士们在地下能安眠吗?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,能安心吗?

告别了李先生,再前行二十公里左右,就到了松山。上松山,看二战遗迹,要到大垭口村,进村后公路左侧有一条新修的柏油路,一公里多,直达松山半山腰。

半山腰比较平坦,可以停车。有一些村民在出售当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。这里的旅游纪念品与众不同,也许全世界旅游地,只有这里可以看到这样的纪念品:在松山上挖掘、捡拾的日军钢盔、刺刀,还有弹壳、子弹、炮弹弹片。一位阿婆要卖给我一枚高射机枪子弹,虽然锈迹斑斑,但是拿在手里仍然沉甸甸的,我说,里面是不是还有火药,阿婆把弹头拧下,从弹壳里倒出一些黑色颗粒状的弹药。我一看,吓坏了,这么危险的东西,怎么能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呢?阿婆说,卖给别人150元,看你是远道来的,便宜50块,100 块钱拿走。我哪里敢买?弹壳无所谓,这有弹药的子弹可是军火、危险品,买卖是违法的。

文章标签:
提示:支持键盘"← →"翻页
两步加入优质房车
露营社群

1.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
2.请标注“有车”或“无车”

"买房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