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游记 > 车友游记

跟着长老也南下 快乐老人房车万里行(七)

点击量:-- 2011-01-04 编辑:王海龙 来源:21世纪房车论坛

2011-1-3 20:43:00

老牛其人

海口老牛,网名求和,今年62岁,个子不高,有点秃顶,身体很壮实,五指粗壮,一看就知道是出过力的人。初次见面,从他憨厚的笑容,诚挚的话语,就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。

老牛本是河南平顶山人,少年时,跟着父母迁居重庆。后在重庆一国营企业工作,先是开车,后来到机关做工会工作,放电影、拍照片,还担任党支部书记,待人诚恳、和气,在企业有很好的人缘。1991年,老牛毅然辞去公职,只身来到海南闯天下。本想凭借自己的摄影专长开一个婚纱影楼,但是,因为被人所骗,不但开影楼成了泡影,连吃饭都成了问题。无奈之下,变卖摄影器材,买了一些工具,骑一台自行车,满街跑,把海口大街小巷都跑遍了,四处揽活,给人家修空调,以维持生活。后来到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,修理汽车。干了一年,辞职自己干,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,从小做起,逐渐发展。由于老牛人品好,管理规范,对工人好,且服务周到,信誉好,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定点在他的工厂修车,几年以后小有成就,积攒了一些资产,不再为生活发愁。

老牛乐于助人,有一次因为多管闲事还挨了打。老牛原来有一个头痛的毛病,有一次开车出门,发现一辆摩托车翻到路沟里,一对年轻夫妇和孩子人仰马翻,老牛急忙停车,上前搀扶,没想到那家男的捡起一块砖头就朝老牛后脑勺砸去,老牛猝不及防,被打的头破血流。奇迹出现了,从此老牛头痛的毛病不治自愈了。这也就印证了一句话:好人有好报,上天不会让好心人吃亏的。

老牛看过我房车旅行的帖子以后,也萌发了开着房车旅游的想法。他心灵手巧,又有修车的手艺,对现成的房车不满意,就买了一台新款全顺面包车,要自己动手改造成一台符合自己要求的房车。

老牛是一个实在的人,是一个和善的人,是一个能吃苦的人,也是一个有创意的人。这样的人,值得交往。这样的朋友,值得信赖。

2011-1-5 11:34:00

签证问题

刚才去五象广场旁的泰国总领馆,经咨询了解到,目前办理赴泰国旅游签证是免费的,需要担保,但是如果通过旅行社可以不要担保。总领馆推介南宁康辉旅行社吴攀艺代办。过了一会,小吴拿一摞护照来办签证。与她交谈,了解到:办理泰国签证免费,代办费每人80元,三个工作日;办理老挝签证每人200元,代办费80元,三个工作日;办理缅甸、柬埔寨签证每人都是190元,代办费都是60元,都是二个工作日。

我们委托小吴办理泰国签证,二人160元,其余签证自己办,可以省去二人400元的代办费。小吴人很好,告诉我们,泰国签证本周五可以拿到,下周一早上先去办老挝签证,周三上午拿到签证后,即去办理柬埔寨签证,周四上午拿到签证后,即去办理缅甸签证,周五即可拿到缅甸签证。缅甸签证必须上午去,下午不受理,而且缅甸要求必须是正规二寸照片。

我们交给小吴本人护照和一张二寸照片,她把我们的身份证要去复印了一张,其他我们就不管了,小吴替我们填写签证申请单。

小吴说,签证和车辆过关是两个部门,车辆过关时要另办手续,并非办好签证以后一定会过关。看过以前去这几个国家自驾游的帖子,只要驾驶证、行驶证、保险有效,车辆过关应当没问题。

2011-1-6 21:59:00

渐去渐远的民族风情

这次房车旅行,一个很重要目的,是体会各地民俗民风、民族风情,想看一看各地、各民族都有哪些与其他地方、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、习惯,包括房屋建筑、饮食起居、衣着打扮、民俗活动等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。

一路上我看到了江浙民居、福建土楼;看到了广东潮汕地区的祭祖、湛江和三亚渔民的拉大网;吃到了山东大饼、福建土笋冻、广东烧鹅。这些都是与众不同的地方,也是我最感兴趣、印象最深之处。

到海南以后,除了蓝天、碧海、沙滩以外,我特别想看一看海南的原住民黎族、苗族的生活状况,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。所以在享受了三亚的旖旎的海滨风光以后,我没有走高速去海口,而是专门选择了中线。中线不是高速,山路多,风险大,但我依然选择中线,因为中线是黎族、苗族聚集的地方,我希望能看到他们身穿民族服装劳作、生活的场景。

我到五指山市后,打听黎族、苗族居住比较集中,保持原有风俗习惯,穿着民族服装的地方,有人告诉我,去水满乡看看,那里是海南最高峰五指山所在的山区,兴许会看到有人穿民族服装。

我开车沿着狭窄的盘山道,不知拐了多少道弯,终于到了五指山下。一睹五指山的芳容后,我沿着小路走下山,到了一个小村庄。村头路边有一个小卖店,小卖店女主人三十多岁,招呼我买她的烤鸡蛋。因为在山上等五指山从云雾中露脸,错过了午饭时间,肚子早就饿了,便要了两个烤鸡蛋,女主人马上搬来一个小凳子,让我坐下慢慢吃。我边吃边和她聊起来。我问她,是不是黎族,她莞尔一笑:是呀!我说,那你为什么不穿黎族服装呢?她依然笑着答道:因为不方便嘛。我又问,过年过节穿不穿?她说:当然得穿了!不光过年过节穿,结婚的时候也要穿,还有领导来了也要穿。我问,你见过那些领导?她想了想,说:好多领导来过我们这里,别人都不记得了,只记了一个人,我急忙问:是谁?她说:是朱镕基,朱总理!接着她就打开了话匣子,说,朱镕基可是一个大好人,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土路,那一年朱总理来视察,领导通知我们穿民族服装去乡里欢迎。朱总理看到我们这里还是土路,就说,土路不行,下雨了,老人、孩子都不方便走,要修一条水泥路。朱总理走了以后不久,就来了人修路。她指着面前的水泥路说,你看这条路就是朱总理叫修的,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朱总理。我相信她说的是心里话。老百姓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。

我接着问:听说你们以前都住在草房子里,现在还有吗?她指着坡上正在盖的砖房:没有人住草房了,现在生活好了,都盖了砖房。

两个鸡蛋很快下肚,我起身告辞,女主人说,现在这个季节,结婚的人多,今天乡里可能有人结婚,你去看看,兴许能看到穿民族服装的新郎新娘呢!我听她这么一说,心里又燃起了希望,于是加快了脚步下山。

开车经过水满乡,没见到结婚的。打听了几个人,都说不知道有结婚的。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。

一路下坡,不敢开快,慢慢往山下走。拐过一个弯,是一个小村庄,突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,头戴银饰,脖挂项圈,上身穿着绣花衣服,下身穿着一条绣花筒裙,站在路旁,和人说话,好像在送客,我突然意识到,这位身穿漂亮民族服装的女子一定是新娘。太幸运了!我遇到结婚的了!我急忙停车,抓起相机就跳下车,去追新娘,老伴儿也很兴奋,跟着跳下车。此时我才看到新娘身边还有一个小伙子,穿着一套崭新的西服,唯一不同的是脖子上也挂着银项圈。他一定是新郎了。


文章标签:
提示:支持键盘"← →"翻页
两步加入优质房车
露营社群

1.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
2.请标注“有车”或“无车”

"买房车"